倉儲中心儲存部分拉缸鹽
截止本月20日,“南方海參之都”霞浦海參收獲季節逐漸接近尾聲,曾經喧囂熱鬧的溪南鎮臺江碼頭與忙碌的海參加工廠逐漸冷清下來。往日需排隊等待裝卸與搬運的臺江碼頭也只看到三三兩兩的船只,大多數的加工廠已經停工休息。
買賣雙方正在就規格與價格商談中
產量同比下降
據霞浦海參協會統計,2015年秋季霞浦海參的放苗量為7500噸,比2014秋季的 6300噸增長了17%。正常而言,2016年的產量應該比2015年多出20%左右。但據了解,今年霞浦海參因受天氣、水質、苗種等多種因素影響,產量不增反減。據統計,霞浦海參今年的產量1.7萬噸,同比下降了10%。按養殖戶最關心的增重率來統計,今年霞浦海參平均增重率為120%,比去年的170%的增重率下降了30%。

按每箱35斤標準稱重
價格呈斷崖式下跌
2016年霞浦海參的價格再次呈現了高開低走的趨勢。元宵節當天霞浦海參的價格以42元/斤應市,與去年同期持平。3月10日曾一度攀升到45元/斤的最高點,給今年霞浦海參養殖戶帶來豐收的希望。之后霞浦海參的收購價一直在41-43元/斤區間徘徊。3月28日之后,海參價格呈現斷崖式下跌,最低收購價跌至32元/斤,創下霞浦養殖海參以來歷史新低!與同期北方海參相比,霞浦海參收購價低13-16元/斤,出現了極反常的現象。
據分析,一是收購商惡意壓價;二是養殖群體散戶太多,有些養殖戶對市場行情不了解,心理承受能力太弱,自動“放水”。據溪南鎮的沙灣海域劉姓養殖戶表示,在行情42元/斤左右時,有收購戶出價39元/斤收購。劉先生本想再等幾天,要是能以42元/斤賣出的話,可能會保本。想不到價格一路下行,最終,劉先生咬牙以34.5元/斤賣出,最終核算虧損了30多萬元。類似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



分揀好的海參在包裝中
部分養殖戶選擇加工
面對價格一路下行,跌破成本價,部分養殖戶看好拉缸鹽及干品市場,不甘心“一年的辛勞得不到回報,還得賠上巨大的成本”,他們選擇了加工成半成品的拉缸鹽或直接加工成干參,期待著海參市場在不久的將來會回暖,期待著價格會回到正常價,也期待著一年的辛勞得到回報。

加工好的高品質霞浦海參拉缸鹽
近一段時間,霞浦的相聚一堂海參集散中心與盛威工貿和宇洋工貿車水馬龍,熱鬧異常。從清晨至傍晚,上述幾家海參倉儲單位熙熙攘攘充斥著拉貨、進貨、挑揀、看貨、交易各色人群。據相聚一堂經理滕阿賽介紹,目前寧德農商行和霞浦刺桐紅村鎮銀行已經開始海參質押貸款業務,二家銀行已經籌資1.5億用于這項業務,對于有資金需求的養殖戶,可以直接向海參倉儲單位提出申請。據筆者了解,目前已有部分海參拉缸鹽開始交易。從交易的價格來看,會比鮮貨每斤高出2-3元左右。


繁忙的相聚一堂海參集散中心

海參交易中心熱鬧非凡

已經分級好的海參整齊碼好,準備進庫

專業女工正在忙于按規格要求挑揀
來源:水產前沿(微信號:fishfirst) 作者:陳松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