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能替代”守護藍天白云 山東煙臺市海參加工行業告別煤堆 |
煙臺日報 2017/10/23 11:33:42 閱讀:17053 |
電能替代在海參加工行業中廣泛應用。
昨天上午,一箱箱加工好的海參從開發區八角運出,“這樣的品相,市場上都要4000元左右一斤!睙熍_鴻安海參加工廠經理邵世保告訴記者。記者從國家電網煙臺供電公司了解到,電能替代正在海參加工行業內迅速推廣。以開發區八角為例,400多戶從事海參加工的居民中,有352戶海參加工廠進行了電能替代,村年用電量216萬千瓦時,一般工商業用電占比50%以上!安挥脽毫,加工時間縮短了一半多,加工出來的海參質量更好了!鄙凼辣Uf,電能替代技術加工海參已經深入民心。
“煮海參不用聞煤煙味了”
昨天上午,記者與煙臺供電公司八角供電所工作人員一起來到八角村。鴻安海參加工廠內,跟以往不同的是,院子里再也看不到煤堆了!耙郧笆怯妹褐蠛,現在改用電!鄙凼辣Uf,不用聞煤煙味了,不用雇工人了,煮出來的海參質量更好了。供電所所長孫杰告訴記者,在前幾年,八角村并沒有如此繁榮景象,由于海參加工在過去主要是以煤能源為主,煤能源加工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大,當地政府對利用煤能源加工許可證的審批較為嚴格,海參加工產量有減無增,這也讓想通過海產品加工來發展當地經濟的政府部門和百姓比較為難。在推動電能替代海參加工過程中,煙臺供電公司聯合八角海參協會對八角村海參加工廠進行新型電能加工設備推廣,借鑒醫藥生產真空凍干技術,使其由傳統的燃煤、燃木材加工模式,轉變為電能加工模式,解決困擾用戶的環境污染大、控溫難、效率低、衛生條件差等問題。
電能替代縮短加工時限
“以前利用燒煤加工的傳統做法海參需要20多天才能出一批成品,由于需要天然晾曬,一旦天氣不好,可能一個月才能出一批,而且產量質量都低,現在用電真空凍干技術加工海參后,通過真空凍干將海參里的水分抽干,并直接速凍成型,營養不會流失,全過程僅需電為能源,7天就可加工出成品,且不受天氣影響,不污染環境,大大提高了海參生產效率和質量,年產量是原來的近三倍!卑私蔷游瘯魅渭婧f會會長朱文德書記介紹說。生產技術解決了,急需解決的就是電能供應問題,煙臺公司通過現場走訪、勘查,科學的制定出一套電能增容和線路改造方案,累計投資280萬元,為八角村新上變壓器4臺,增容1臺,總容量2045千伏安,完全滿足了八角村海參加工對電能的需求。根據海參加工用戶的實際,供電公司還通過一系列有針對性的便民措施提高供電服務,如海參加工用電申請后三天內完成送電,供電所每月定期上門進行安全隱患排查,一旦出現用電故障,不分產權,供電所一律免費提供故障排查維修,讓海參加工戶真正體會到用電能替代后加工海參的高效和便捷。孫杰告訴記者,目前,八角村85%的海參加工廠完成了電能替代,周邊村也開始加入到電能加工海參產業中。
工業“煤改電”推廣迅速
除了海參加工行業,工業“煤改電”也在快速推廣中。記者從供電公司了解到,以往很多企業鑄造采用“沖天爐”,用能主要是焦炭,屬高耗能行業。其中,煙臺開發區勝地汽車原有5個沖天爐用于鑄造,供電公司積極向企業宣傳電能替代政策,提供充足電力保障,持續進行冶金爐改造工作,促使企業以電冶金爐替代沖天爐。目前,勝地汽車總報裝容量超9萬千伏安,配電室18座,2016年用電量達4.3億千瓦時。煙臺供電公司還在全省率先推進變頻岸基電源系統建設,在芝罘港灣區開展港口岸電項目,助力打造生態綠色港口。2016年4月港口岸電項目正式落地,船舶在靠港期間使用岸電電源替代發電機,能有效降低因燃燒燃油所造成的大范圍的氣體和噪音污染,達到船舶在港期間的“零排放”。
YMG記者 楊春娜通訊員 車怡 馬學利 攝影報道 |
|
|
|